专访arigo:抗体行业的一股清流
- 互联网2017年7月18日 15:22 点击:2431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家抗体公司:别人都在拼命把抗体产品扩充到几万种,它却保持在12000种;别人都想压缩抗体的成本,它却不计成本给抗体做验证;别人都用了严肃的字母作为logo,它却使用了一只活泼的松鼠....这就是来自台湾的arigo biolaboratories - 它的特别之处还有很多,但理念始终坚定:用认真专注的态度,做一家”小而美“的抗体公司。
在复杂的抗体市场上,坚持“小而美”会不会很困难?今天,未止科技有幸邀请到了arigo Biolaboratories的创始人兼CEO马文梅女士。她将与大家分享arigo的成长经历,以及自己运营一家抗体公司的经验。
Q1
未止科技:国内的部分用户可能对arigo还比较陌生。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品牌呢?
arigo:好的。arigo Biolaboratories成立于2014年,相对来说还是一家比较年轻的抗体公司。目前,arigo的总部在台湾,是一家正宗的台湾公司啦!除了主攻的欧美市场,arigo在大陆地区已经把总代理交给了上海帛龙生物,他们已经在全国各个地区发展了省级独家代理商 - 所以,想购买arigo的产品还是非常方便的!我们团队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博士学历的专家,负责研发和生产外,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现在arigo已经有了10000多种一抗产品以及800多种ELISA试剂盒产品。
Q2
未止科技:大陆的市场比台湾更广阔,为何考虑把公司总部设在台湾呢?
arigo:主要的一点考虑是:台湾内敛的文化更符合我们公司的理念。我们的员工做事都非常踏实,不浮夸。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具有十分诚信的品格。你可能很难想象,在台湾乘坐出租车,打印出来的发票,都是由乘客自己填写金额的 - 由此可见台湾诚信的社会风气。也就基于这些内敛、诚信、实事求是的态度与理念,让我们更能早先一步为科学家们考虑周全,以满足需求。
Q3
未止科技:根据我们的了解,科研抗体市场近年来正趋于饱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何你们会选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开创一个新的抗体品牌呢?
arigo:你说的很对,但我仍然认为抗体行业存在一些机会。实际上,抗体这个行业存在选择过多的问题 - 品牌众多,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选择产品这一步就会给科研人员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我们成立arigo的初衷,就是想秉持诚信的品格,给大家带来干净清新的产品,解除用户的负担 - 产品筛选和品质把控这一步,其实是由我们来帮助科研人员完成,不需要浪费他们的精力。
Q4
未止科技:很赞同您的理念!下面我们来聊一聊公司的发展历程吧。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一家公司从创业之初到逐渐形成规模,会经历无数困难和坎坷。您认为,arigo经历过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带领团队克服它的?
arigo:事实上,不论经营什么公司,“如何进行选择”都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 - arigo也是一样。首先,这体现在客户需求和公司发展重心的矛盾上。有的时候,客户会问我们:能不能生产蛋白产品?能不能定制抗体?那我们就会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去满足客户的需求呢?这些产品我们都是有能力做的,但“大而全”并不是我们公司发展的理念 - 我们希望能够把资源集中到最重要的地方,保持最核心的东西。其次,这还体现在现金流收入与公司初衷的矛盾上。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我们需要发展,需要提升 - 不论是人才储备、品质管控,还是扩大产线,都需要更多的现金流。有时候针对短期收益的诱惑,我们会评估是否损害了用户体验和长期发展,是否伤害了自己的口碑?面临这些抉择时,我们都会有所取舍 - 做减法永远都是最困难的。
Q5
未止科技:听起来arigo的发展战略很接近Google那种“Don’t be evil”的理念。
arigo:我们不敢自诩要去媲美谷歌,但成立arigo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科学家们提供聪明有效率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出有损用户体验的事。
Q6
未止科技:一家公司能够坚守自己的初衷,实属不易 - 这与公司内部成功的管理一定有密切的联系。能否请您分享一点公司管理上的经验呢?
arigo:谢谢!首先arigo拥有优秀的团队- 专业,诚信,经验丰富。他们是成功管理的核心。arigo内部建立了职责分明、合作紧密的工作系统,将各项工作都进行目标管理,量化并确保执行,从而让管理层能够专注思考公司的战略和方向。另外,我们也有一套KPI系统,会定期对员工进行performance review,合理把控各项工作的进度。
Q7
未止科技:不知道arigo内部的文化是怎样的?
arigo:其实arigo拥有非常open的公司文化,我们鼓励员工畅所欲言,上下级平等沟通。大家在电视剧里常常看到的内斗和办公室政治,在arigo都是不存在的(笑)!另外,我们所有的管理层,都是有责任帮助下属一起成长的 - 这更是有一种family的感觉。
Q8
未止科技:接下来我们聊一聊arigo的产品吧!您认为arigo产品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rigo:在我看来,arigo的产品有下面几个特点:首先,坚持走”小而美“的精品路线,只做有特色的产品(比如性能的特色或者靶点的特色),不去刻意追逐热门。其次,坚持社会责任,挑选优质的产品,减少科学家的选择负担 - arigo的logo里,松鼠抱着果实的形象,就是突出了这个特点。松鼠在收集果实之前,都要先仔细挑选一番,只选择最好的带回去。第三,重视客户体验,坚持诚信的原则。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是一家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我们坚决不会在产品质量上有所马虎。第四,我们更深刻地了解科学前沿,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在生产每一支抗体之前,我们都会先去回答三个问题:科学家想做什么研究?做这些研究会用到哪些工具?我们做出来的产品凭什么能够帮助到科学家?凭借对科研趋势的洞察,我们能够提供科学家最需要的产品 - 其实,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Q9
未止科技:您刚才提到的第四点,确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能不能请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arigo是如何沿着”帮助科学家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研发产品的?
arigo:好的,那我就举一个寨卡病毒抗体的例子吧!在去年,寨卡病毒又一次爆发。因此,许多科学家在尝试研究寨卡病毒的机理,从而开发出疫苗来抵御病毒的威胁。那么,要研究病毒的蛋白,就一定会用到抗体。当时,市面上寨卡病毒的抗体非常少,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数据并不完善,能够进行的实验应用种类也很局限。另外,市面上的抗体大多都是多克隆抗体,难以解决交叉反应的问题。因此,我们就想到,科学家一定急切需要一款应用广泛,数据全面的单克隆抗体,来帮助他们进行病毒研究。所以,我们集中技术力量,开发出了自己的寨卡病毒单抗 - 不仅能够在ELISA, FACS, ICC/IF, IHC, WB等多种实验中使用,还经过了严格的验证,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这个产品可谓填补了一定市场空白,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王牌产品了。
Q10
未止科技:那么,arigo是如何洞察科研趋势,以及未来市场的需求呢?
arigo:我还是举一个HMGB1抗体例子来说明吧!我们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判断出自身免疫系统的研究会成为将来热门的研究领域。而利用数学模型的计算,我们推算出HMGB1会成为自身免疫研究领域最有潜力的靶点。另外,HMGB1与其它许多靶点具有高度的延续性 - 也就是说它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最后,我们也发现,市场上HMGB1产品非常少,而且也面临着反应物种少、应用范围窄等问题。总结起来,我们认为目前市面上的HMGB1产品可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arigo着手开发了HMGB1抗体和试剂盒。我们坚持做到三点:首先,一定是覆盖人、小鼠、大鼠等全物种, ELISA, FACS, ICC/IF, IHC, WB等全应用;其次,解决与HMGB2的交叉反应问题,试剂盒一定要用单抗;第三,用Knockdown进行严格的验证。其实,我们这个产品还做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革新,比如ELISA试剂盒只需要2次孵育一次洗(大部分产品是3次孵育2次洗),能够给科学家带来很大便利。跟寨卡病毒抗体一样,HMGB1推出之后也是大受欢迎 - 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对科研趋势的判断。
Q11
未止科技:听上去arigo真的是一家很特别的公司! 据我所知抗体行业内能够做到这些的公司还不多。那么,arigo考虑在大陆设置分公司吗?对arigo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有没有机会去工作呢?
arigo:谢谢!arigo一直是求贤若渴,现在十分需要R&D的人才!不过十分遗憾,我们暂时没有在大陆设置分公司的计划。如果有小伙伴想加入arigo的大家庭,十分欢迎你来台湾工作或洽谈合作机会!
Q12
未止科技:聊了这么多,最后来一点轻松的话题:听说台湾美食特别多,能不能请您推荐几家店啊?
arigo:哈哈,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单独做一期专访了!其实台湾的美食都不在”高大上“的餐厅里,而是在街头的百年老店里 - 这种淳朴的风格也许就是台湾饮食的魅力吧!说道台湾美食,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卤肉饭啦!因此我推荐一家在新竹城隍庙的庙口小吃 - 柳家卤肉饭,以猪颈肉和红葱头、虾米、腐乳等爆香再小火慢煨...非常正宗。如果大家想喝点特别的饮料,我推荐”一芳水果茶“,采用台湾当季水果,绝不添加任何浓缩汁调味,满口都是水果自身的鲜甜。还有,台湾的日本料理也很多,在新竹有一家叫做”筑地鲜鱼“,生鱼片盖饭很赞!
想详细了解arigo公司的抗体吗?请参考:www.arigobio.cn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