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Logo

热门词:生物显微镜 水质分析仪 微波消解 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工作站 生物安全柜

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资料首页>行业动态>展会及会议>多家权威机构嘉宾助阵,2017Medtec中国展会议亮点揭晓

多家权威机构嘉宾助阵,2017Medtec中国展会议亮点揭晓

互联网2017年7月26日 14:13 点击:3578

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Medtech系列展览会的中国站,第十三届Medtec中国展将于2017年920-22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升级呈现。2017Medtec中国展同期将继续秉承“专业的态度,权威的嘉宾丰富的议题的办会宗旨观众呈现一系列精彩的会议活动。会议报名火热进行中,了解详情或者会议报名请点击

SFDA医保商会权威机构嘉宾助阵,洞悉中外法规变革进展

备受法规/质量/技术工程师关注的“创新技术论坛和法规峰会2017”继续围绕“法规、质量、技术”3大主题内容展开研讨。一直座无虚席的法规峰会A“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更新与应对”邀请到了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首席评审员钱虹讲解医疗器械产业现状和主要法规的更新举措;法规峰会B“医疗器械外贸形势分析和海外市场准入策略”携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联合举办,副秘书长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将为大家讲解医疗器械进出口的整体形势汇总和主要外贸形势分析。欧美法规与测试论坛继续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检测和咨询机构NAMSA的专家们主讲,分析欧美法规的最新变革实施进展。

FDA官员Medtec中国展官方发声介绍医疗器械单一审核程序(MDSAP)

今年1月由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五国的监管机构加入的“医疗器械单一审核程序(Medical Device Single Audit Program (MDSAP))”项目正式实施通过参与MDSAP试点项目,可借助单一审核进入多元市场。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尚未对外大范围讲解该项目,但是作为FDA重点关注和支持项目,今年“创新技术论坛和法规峰会2017”质量专场独家邀请到FDA驻华办公室助理主任萨顿,为大家现场讲解MDSAP及QMS提升等问题,现场设置FDA咨询台,FDA官员将现场答疑

blob.png 

2016Medtec现场资料图

 

两大技术会议强势回归,聚焦植介入器械与药械组合

第六届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中国峰会今年再度登场,大家带来有关于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化进程和主要产品发展天然高分子骨植入材料金属3D打印材料骨缺损修复材料在骨科植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生物可降解冠脉支架的研发、应用进程。Medtec在2012年召开的“药物传输产品”会议,针对重要的给药材料与加工技术进行研讨,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今年的技术论坛B药械组合产品技术与发展将保留相关的精华内容,并针对整个药械组合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技术讨论。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室冯晓明主任前沿领域为大家带来药械组合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精彩演讲。

引领行业先进制造技术,同期免费会议内容丰富

2016年首次推出的“先进制造论坛”广受好评,今年Medtec继续携手ASQ美国质量学会为大家分享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如何运用供应商管理的质量信息系统、如何从设计、制造和检验角度实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与控制BFR非接触测量镍钛合金器械绝对火焰温度测试中新技术的新可行性如何等,为RA/QA/QC工程师该如何应对发展迅速质量体系要求出谋划策

此外, Medtec中国展也将集合自身优势,保留往届热门主题 “医疗器械设计,并全新打造医疗器械包装与灭菌技术”、“医用塑料加工技术与产品创新”和医疗电子”三个会议,探讨其中的设计理念、制造技术与发展趋势。

blob.png 

2016Medtec现场资料图

 

Medtec中国展将继续打造关于海外市场分析报告、新技术演讲和质量专区等在内的多场免费会议论坛和活动,也包括西门子工业软件的技术讲堂,与观众分享医疗器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实践;上海微创医疗举办供应商交流采购大会为前来参加展会的行业人士提供丰富的资讯分享和信息服务。

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Medtec中国展官方网站:www.medtecchina.com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blob.png 

  

参观/会议合作/会议赞助,请联系我们

李娜

电话:+86 10 5765 2823

邮箱:carina.li@ubm.com

Medtec中国展组委会


(来源: 互联网)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