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Logo

热门词:生物显微镜 水质分析仪 微波消解 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工作站 生物安全柜

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资料首页>实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植物组织培养污染因素及其预防

植物组织培养污染因素及其预防

济南安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16年8月9日 14:40 点击:1646

 植物组织培养污染因素及其预防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这项技术已在科研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组织培养中污染经常发生又难以控制。造成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外植体的种类,取材的季节、时间、预处理方法,消毒药剂的种类、浓度,消毒时间,消毒方法,培养基和器皿灭菌、操作人员、工作环境、超净工作台的工作质量等都与污染密切相关、导致污染成因的复杂性。总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如下:

1、组织培养室(无菌操作室)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主要包括准备室、无菌操作室(接种室)和培养室。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要求做到无菌操作和无菌培养的技术,组织培养室与无菌操作间在使用前必须要经过彻底消毒,污染源主要是空气中的细菌及真菌孢子,常用的消毒方法为:先用70%酒精喷雾使微生物沉降,在接种前后要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擦拭超净工作台,然后用紫外灯照射20-60min净化空气,然后再用消毒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溶液擦拭超净工作台。使用完之后及时打扫卫生和消毒。组织培养室也要经常用酒精喷雾和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地面和门窗,每周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一次。

2、外植体自身带菌

在组织培养中,无菌外植体的选取是组培成功的基础,很多植物茎叶自身表面会滋生大量微生物,不能被一般的消毒剂清除,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并进行消毒和无菌操作。外植体的选择原则:a、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选取目前已经涵盖了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中植物胚不易被污染且具有分生细胞是常用的外植体,以及茎尖可先做预培养然后取其嫩植做为外植体,污染率可大大降低。b、在无菌条件下对枝条进行暗培养,待枝抽出新枝作为外植体也可明显减少污染。C、避免阴雨天在户外采取外植体,晴天时,下午经过日晒后比上午清晨的外置体染菌要少。外植体的灭菌方法有表面灭菌和深灭菌,表面方法具体操作为,先用自来水冲洗,用软毛刷刷去尘土,用吸纸吸干,进行灭菌溶液浸泡用无菌水冲洗,再用表面消毒剂浸泡。对于种子类种皮较厚的,需要进行深灭菌,必要时需要用磁力搅拌器/超声设备等方法使消毒液进入外植体。

3、培养过程中的灭菌

75L右.png

   a、培养基的灭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b、培养器皿的灭菌可采用烘箱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可置于150℃下40min,然后将温度降到120℃2h,高压灭菌器可将温度在121℃20-30min。

   c、操作金属工具,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并在火焰上灼烧,然后冷却备用;或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冷却后备用。在使用前还需在无菌条件下用消毒酒精消毒,再在酒精灯上灼烧后使用。

   d、一些特殊激素及活性物质灭菌,通常不耐高温,例如培养液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等,一般可采用灭菌过滤器滤过除菌或用乙醚处理干燥物质,再在低温下去除乙醚。



(来源: 济南安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