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Logo

热门词:生物显微镜 水质分析仪 微波消解 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工作站 生物安全柜

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资料首页>行业动态>人物>北京大学医学部尚永丰教授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尚永丰教授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互联网2009年12月8日 17:38 点击:5644

北京大学医学部尚永丰教授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尚永丰教授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1964年生于甘肃省通渭县,籍贯甘肃通渭。1986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1989年在中国兽药监察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在染色质重塑中相互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8月21日的“Cell”杂志上发表了我校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尚永丰教授的“LSD1 is a Subunit of the NuRD Complex and Targets the Metastasis Programs in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Cell. 138:660-672.2009)。这是我院至今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最具有理论创新和科学水平的基础医学研究论文。它深刻揭示了LSD1表观调节因子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这是尚永丰教授对北医、对我国、对世界生物医学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贡献。我们向他祝贺,向他领导的创新团队祝贺,向他们和生化系致以最诚挚的敬意。这也是我校对建国60周年最好的献礼。

        尚永丰教授1986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99年在美国宾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分子生物学和肿瘤的研究。2002年4月回国,任北京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系主任,主持“973”、“863”、“985”等多项重大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基因转录调节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理。他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和长江学者,是我国最杰出、最优秀和最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之一。

        尚永丰教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党的事业。2002年回国以后,他带领一批青年人,从无到有,建立了Carcinogenesis和Translation教育部国家重点研究室,务实创新、刻苦钻研、努力攀登、执着追求。不仅在Nature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优秀论文,为我国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事业,为国际肿瘤发病分子机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了一支生气蓬勃,团结奋进,大有作为的青年创新团队!

        我们要向尚永丰教授学习,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执着专业,扎实工作,一丝不苟,亲自动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以身作则,团结协作,严格要求,刻苦工作,锐意进取,热心培养青年人的优良作风。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学校和国家的希望。

        祝愿尚永丰教授及其创新团队“更高、更强、更多”,为我们国家和人民,为世界生物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里我们收集了尚永丰教授回国以后,在Nature、PNAS、EMBO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的部分论文,供大家学习。
 

(来源: 互联网)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