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诺菲中国荣膺“中国杰出雇主2018”认证
- 美通社2017年12月5日 9:18 点击:1895
上海2017年12月4日电 /美通社/ -- 在今天举行的全球杰出雇主颁奖典礼上,赛诺菲中国荣膺由全球杰出雇主调研机构颁发的“中国杰出雇主2018”认证,这也是赛诺菲中国首次获得此项认证。赛诺菲本次能从多家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是对其在人才发展方面以及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积极投入的肯定。
在今天举行的全球杰出雇主颁奖典礼上,赛诺菲中国荣膺由全球杰出雇主调研机构颁发的“中国杰出雇主2018”认证,这也是赛诺菲中国首次获得此项认证。赛诺菲本次能从多家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是对其在人才发展方面以及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积极投入的肯定。
秉承“团队合作、勇气、尊重、正直”的核心价值,以“发掘员工潜力”、“培养赛诺菲未来领导者”为人才发展的战略支柱,赛诺菲中国致力于推广赛诺菲企业文化,并为每个层级的员工设计了不同的职业发展课程;建立了业界知名的赛诺菲大学,以满足员工全方位、多层次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需求;并利用跨国集团优势,为青年人才提供海外轮岗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感知。赛诺菲中国始终助力员工成就职业发展,绽放人生理想与价值,从而共同实现赛诺菲的雄心。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医药健康企业之一,35年来赛诺菲始终秉持“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为中国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创新药品和疫苗。在此基础上,紧密围绕“道德和透明度、健康可及性、凝聚社区、健康环境”四大关键领域,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凝聚社区”为例,今年10月27日发起的首个全国范围内的“赛诺菲希望义工日”活动,在全国12个城市同时拉开帷幕,数百名赛诺菲员工以义工的身份在各地与专业公益组织携手,为千余名患病儿童带去关爱。这是赛诺菲人利用健康领域的专长回馈社会的全新尝试,也是赛诺菲致力于“绽放生命”的有力印证。
“我非常自豪赛诺菲中国此次荣膺‘中国杰出雇主2018’认证,这是对赛诺菲中国雇主品牌形象的一大认可。”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中国是赛诺菲集团的第二大市场,因此在集团战略规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才发展是推动赛诺菲在日益复杂环境下,持续提升竞争力的成功关键。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让赛诺菲中国的员工们‘绽放每一面,杰出每一天’,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对医药健康企业的需求,携手投入到帮助人们应对健康挑战的事业之中,让更多人的生命绽放!”
赛诺菲中国本次荣膺的“中国杰出雇主2018”认证由全球“杰出雇主调研机构”颁发。该机构自1991年起,致力于在全球范围认证为员工创造卓越条件的雇主。调研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人才策略、人力规划、入职、学习与发展、绩效管理、领导力发展、职业发展与继任者管理、薪酬与福利、文化共九个方面。其认证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雇主认证项目之一。
关于赛诺菲
赛诺菲致力于帮助人们应对健康挑战。我们是一家全球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人类健康。我们用疫苗预防疾病,提供创新的治疗方案减轻病痛和困扰。我们助力罹患罕见病的极少数人,也支持长期受慢性病困扰的千万患者。
赛诺菲共有10万余名员工,遍及100多个国家,致力于将科学创新转化为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Sanofi, Empowering Life. 赛诺菲,让生命绽放。
关于赛诺菲中国
赛诺菲于1982年进入中国,总部位于上海,业务覆盖制药和人用疫苗(赛诺菲巴斯德)。集团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广州、福州和乌鲁木齐共设有11个区域分支机构,并在北京、杭州和深圳建有三家生产基地。截至2016年底,赛诺菲在中国约有9,000名员工。
赛诺菲在上海设有中国研发中心和亚太研发总部,具备了从药物靶点研究到后期临床试验的整体研发实力,并专注于中国与亚太的高发疾病,如肝病、糖尿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anofi.cn。
图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71204/2006382-1-a
图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71204/2006382-1-b
图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71204/2006382-1-c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