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信中国研发20年,用生物技术重塑未来
- 美通社2017年9月22日 4:08 点击:1405
北京2017年9月22日电 /美通社/ -- 2017年9月20日,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 丹麦驻中国大使馆公使级参赞、商贸处主管林朗(Jakob Linulf)、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郑舞虹、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安琪酵母董事长俞学峰、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寅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国强教授等40余名政府、客户和学界代表参加了庆典活动。
“作为首家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外资生物技术企业,诺维信始终坚持合作打造影响力的战略目标,积极与合作伙伴、客户、政府、学术界、消费大众和其他各方密切合作,共同探寻生物解决之道,让我们在不断发展的世界中生活的更好。” 诺维信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托马斯·维德贝克(Thomas Videbaek)表示。
2017年9月20日,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40余名政府、客户和学界代表参加了庆典活动。
过去20年,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从新酶筛选,扩展至洗涤、食品与饮料、纺织、生物能源、外联、全球水环境和沼气、制剂、产品优化、法规、知识产权等10个业务部门,现有科研人员150余名。通过运用传统生物学、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中国研发中心已成为诺维信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某些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如新酶的发现、纺织酶制剂研发、全规模洗涤测试平台等。”诺维信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吴文平博士介绍道,“每年,公司将营业额的13%-14%投入研发,20年来,中国研发中心共向市场推出20余款新产品和应用,帮助客户实现产品差异化,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更加环保。”
从时髦的牛仔裤、超市的面包啤酒,到厨具和衣物清洁剂、农业增产等,诺维信立足合作创新,将生物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大众“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特别针对中国市场和消费习惯,推出了多款致力于解决本地问题与挑战的新技术,如针对中国低温洗涤习惯研发的酶制剂,可在较低水温中仍保持稳定高效的去污性能;针对中国消费者喜爱的面条推出脂肪酶,减少面团上出现的斑点,改善面带压片过程中颜色稳定性等。
为助力中国绿色转型和发展,公司积极寻求更可持续的生物能源解决方案。2009年,诺维信与中粮、中石化合作开发玉米秸秆商业化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2014年,诺维信与上海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和山东大学合作研发的秸酿 C5 酵母取得成功,该酵母是诺维信推向市场的首支酵母产品,可大大提高从纤维素到燃料乙醇的转化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使大规模商业化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成为可能。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国范围将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诺维信的纤维素乙醇技术将为这一政策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先导企业,诺维信积极与国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生物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转化。2001年,诺维信博士后工作站揭牌,成为首家设立于外企的博士后工作站;2015年,被中国科学院大学选为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每年,诺维信奖励约60名本硕博学生及青年教师;赞助及参与10余个国内外生物技术相关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
“20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阶段性节点,更是继续努力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我们对未来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诺维信亚太区总裁戴彤表示,“未来,科技带来的变化将更加之快,我们愿在下一个二十年,继续与合作伙伴携手,让生物技术 -- 这一重塑世界的技术释放更多可能性,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寻找更多的生物解决之道。”
关于诺维信
诺维信是生物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我们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全球社区携手合作,在提高工业效率的同时保护地球资源,帮助打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世界最大的酶和微生物技术提供商,我们的生物创新可提高农业产出,制造可再生燃料,实现低温洗涤,带来节能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替代化学品等诸多益处,造福人类的现在和将来。我们称之为“Rethink Tomorrow”(重塑未来)。更多详情,敬请访问:www.novozymes.com 或关注诺维信官方微信:诺维信生物科技博览。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