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图“数码图像质量测试设备及鉴定技术新进展工作坊”在港举行
- 互联网2010年1月4日 19:33 点击:2639
由传统使用胶片拍摄时代,走到现在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一台能够即时摄取图像的数码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手机、摄录机等,不论是从事图像拍摄或处理方面的专业人士,还是一般的消费者,对产品所提供的图像质量都有愈来愈高的要求。数码电子产品的成像主件与其提供的图像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摄取图像时所处的客观环境因素与设定条件也会影响图像的质量。要鉴定该产品所摄取的图像质量,需要客观地对各项影响图像质量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并作出评价。
总部位于德国科隆的Image Engineering公司自1997年开始为业界提供基于ISO标准、针对数码相机的独立测试实验室,迄今已有250多种测试产品(软/硬件),并提供不同大小和幅形比的测试卡(Esser Test Charts),广泛应用于摄影、视频、广播、电影、扫描器及其它领域。迎合数码电子产品及市场的需求,IE公司最新推出数码图像质量测试系统,它由拍摄测试设备(包括SDTV、HDTV、图片摄影、扫描仪、电影拍摄等测试图及亮度照射装置等)与电脑分析软件(IE Analyzer)两大部分组成,可以对数码图像进行20多项参数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可以为图像摄取的数码电子产品提供客观的测试、鉴定和性能比较。2009年4月2日,Image Engineering公司联手香港捷图科技系统有限公司(Digital Precision Systems Ltd.),借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大楼举行了“数码图像质量测试设备及鉴定技术新进展工作坊”,吸引了60多名专业人士参加。该活动得到了科讯交流有限公司、Petrol Bags公司的赞助支持。身为IE公司的负责人,Dietmar Wuller先生在德国乃至欧洲、国际的数码摄影和影像工业等标准组织都担岗重任,在他带领下IE公司率先研制成功的数码图像质量测试系统,已经在欧美地区被广泛用作数码图像质量的测试标准,各大数码相机以及具有数码图像拍摄功能的数码电子产品生产商(包括Leica、Panasonic、Sony、JVC、Hitachi、Ikegami、Thomson/GV、Samsung、HP、Nokia、Olympus、Fujifilm、STmicoelectronic)亦以此作为生产器材、产品的质量检定标准。
此次工作坊为Image Engineering公司首次在亚洲地区讲解及示范该套测试设备及鉴定技术。Wuller先生详细讲解了图像分析的过程,透过20多项影响图像质量的参数的测试,如光电转换特性(OECF)、白平衡(White Balance)、噪音(杂讯,Noise)、分辨率(Resolution with MTF/SFR)、ISO(ISO Speed)等,可对从数码相机、手机的拍照系统、摄像镜头、监控镜头等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质量分析。
进行测试时,被测试的相机或摄取图像的产品会安装在特制的摄像台上,以特定的光源、色温、距离及照射角度,向测试卡(Esser Test Charts)拍摄图像,当测试不同项目的质量时,所摄取的测试卡图像各有不同,然后把所摄取的图像数据传送至电脑,经过专门的软件分析后取得客观评价。此项技术能为图像摄取器材生产商对改善器材质量提供实用的数据。Wuller先生表示,该系统目前还只适用于静态图像的质量分析,Image Engineering公司正积极研发用于动态影像的质量分析系统。
作为Image Engineering在中国及香港地区的合作伙伴,捷图科技为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地区的相关行业提供此项设备系统及鉴定技术。捷图科技方面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曾前往德国专门学习操作使用这套设备系统;在捷图科技公司香港办事处置有整套数码图像鉴定系统,可以为有需要的机构提供咨询及数码图像的分析鉴定服务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