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心关爱”患者故事之笔尖下的“橙”色人生
- 美通社2017年6月20日 15:55 点击:1130
上海2017年6月20日电 /美通社/ -- 近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百特中国支持的“透享未来 美时美刻”大型主题慢性肾脏病患者教育活动隆重举行,该系列活动将覆盖全国91座城市,致力于通过各类主题活动鼓励肾脏疾病患者乐观积极地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同时提升社会大众对慢性肾病的认知、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
目前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总数达1.2亿,即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慢性肾脏病患者,而知晓率却仅有12.5%,其中,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达到100-200万人。
许多肾友分享了自己在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以下是“橙心关爱”患者故事之《笔尖下的“橙”色人生》,一起听听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张桂日说了些什么吧:
他曾是校长,是孩子们眼中的“张老师”,是爱人口中的“老张”,他也是一名父亲。2012年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设立了 “橙心关爱 -- 慢性肾病患者教育”公益项目 ,旨在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衰竭疾病及治疗的知晓度和重视度。百特中国秉承“对患者的生命作出有意义的贡献”这一宗旨对该项目给予支持。
“要说完全不恐惧那是假的,但当你真的坦然面对,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七年前,老张被确诊为肾衰竭,他选择坦然面对现实,遵从医师的忠告,主动接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肾衰竭患者接受常规CAPD治疗时只需每天交换透析液3-5次,除了在更换透析液时不能自由活动外,其它时间都可以正常活动。“每天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的透析换液比我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几乎不影响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身体在好转。”
“得病以后,我才真正拿起了笔。”
老张乐观地用“一病得暇”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休养期间,他也实现了心怀多年的梦想 -- 写作。病后内心的情感变化得以通过笔尖流露,为自己,也为同样需要勇气活下去的患者们点亮了希望。如今,写作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张说道:“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感恩,我只有努力生活来回报所有人的付出。”老张的孩子也说:“父亲就像是个超人,以前常因照顾我们或忙于工作而顾不上自己,现在,他终于能好好吃饭,精神状况也比以前好太多了。说真的,他好,我们就好。”
愿有更多的患者能怀抱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实现自己的橙色人生。
本文提到的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详情请咨询您的医生。
关于“橙心关爱”项目
2012年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设立了“橙心关爱 -- 慢性肾病患者教育”公益项目,旨在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衰竭疾病及治疗的知晓度和重视度,吸引更多的爱心机构和人士投入到慢性肾衰竭防治事业中来。百特中国秉承“对患者的生命作出有意义的贡献”这一宗旨对该项目给予支持。
“橙就梦想”是“橙心关爱”系列活动之一。“橙就梦想”项目旨在资助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帮助并鼓励他们在科学有效的治疗的基础上,勇敢追逐梦想、实现梦想。2012年、2013年“橙就梦想”活动共帮助了34名ESRD患者,去实现他们朴实无华但又切实感人的梦想。百特中国持续关爱慢性肾脏病患者,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视频 - http://static.prnasia.com/pro/media/mnr/201706/chengxin/video.mp4
图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70619/1878919-1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