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在京召开 CCATM’2010 系列分场报告会集锦
- CCATM2010年9月24日 16:41 点击:3142
2010年9月13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支持,钢铁研究总院承办的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The 15th CSM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Analysis &Testing of Metallurgy &Materials,CCATM’2010)在北京市九华山庄隆重召开。
作为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领域内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最大规模的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本届大会共吸引了近400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仪器设备厂商参加,充分展示了国内外冶金领域内分析方法及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
会议现场
CCATM’2010特邀报告大会主席 贾云海先生
大会同时还邀请了多位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精彩的大会报告。
行业综述报告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
报告题目:低碳经济下现代钢铁流程和钢铁生态产品
干勇院士表示,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碳排放大户钢铁企业通过流程技术创新、节能工艺及设备研发、低碳产品开发等手段贯彻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其中,氢冶金的相关技术、新一代低碳富氢全氧炼铁工艺技术、铸-轧-材一体化技术将是21世纪钢铁工业的重大研究方向。最后,干勇院士指出,积极推广可循环钢铁流程和节能新技术、利用利用有限资源、能源,开发新一代钢铁生态用品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副秘书长宋桂兰博士
报告题目:中国实验室认可现状与发展
宋桂兰博士从中国国家认可体系的组织结构、沿革、现状、工作理念和目前面临问题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实验室认可制度与运行模式。宋桂兰博士介绍到,CNAS设置33个专业委员会,委员约900人,认可评审员与技术专家4000多人,并特邀9名院士作为资深顾问。目前,在认监委的授权下,已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可体系格局,CNAS认可有了一定的数量规模,其中认可实验室已达4000余家,也得到了国际的承认。
技术进展报告
比利时冶金研究中心先进解决方案和传感器部部长Victor Tusset先生
报告题目:液态钢加工过程:冶金研究中心(CRM)开发中的先进在线传感器
冶金研究中心自1960年就开始开发在线传感器,用以控制钢铁的生产过程。Victor Tusset先生介绍了冶金研究中心在炼铁和炼钢领域传感器的研发进展,其中,重点描述了3种已用于工程控制的传感器,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连续测定高炉(BF)流道中的组分与温度,在线监测烧结物的磁特性,实现了生产的在线测量。
日本东北大学Kazuaki Wagatsuma先生
报告题目: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仪的偏执电流调制法:用于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法
Kazuaki Wagatsuma先生谈到,带有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器的调制光谱可用于原子发生分析,而原子发射分析的激光光源为射频辉光放电(RF-GD)等离子体。FFT可以通过调整整体信号的频率来分散测定组分,在完全消除噪声后可根据分析物的发射信号选择特定组分。该方法显著降低了检测发射信号和背景信号的波动,改善了RF-GD的分析性能。
德国夫琅和费-激光技术研究所Reinhard Noll先生
报告题目: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材料在线分析中的新视角
Reinhard Noll先生谈到,材料中元素的传统分析方法需要接触样品,病通常需要耗时进行样品制备。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分析样品时,可以距离样品几厘米到几米,多数时候还不需要样品制备。同时,Reinhard Noll先生指出了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在线分析样品时的一些关键点。
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Marc Bassin先生
报告题目:样品制备在实验室工作流程自动解决方案中的重要性
Marc Bassin先生说到,近年来,钢铁工业中用于过程控制的金属试样设备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研磨法已成为首选的样品制备技术。赛默飞世尔新一代的自动化光发射光谱仪(OE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炉火试金分析仪(FAA)中,样品制备的方法进一步整合,开拓了现代样品制备系统的新潜力。另外,赛默飞世尔还推出了用于试样制备的新开放式自动化系统,可以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性的解决方案。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安国玉先生
报告题目: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与分析仪器的发展
安国玉先生说到,随着钢铁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更高的质量分析要求推动了新的分析仪器和技术方法的不断创新。岛津公司推出的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自动样品燃烧离子色谱法分析装置、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等一系列先进仪器,在钢铁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优势,将能够满足更高灵敏度、更高精度和更快速分析的要求。
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吉文先生
报告题目:激光原位统计分布-材料研究与质量判据的新技术
为解决非平面及小规格异型材料的解析,陈吉文先生提出了以激光源为基础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并自主开发了激光原位分析仪,采用非接触式的高功率激光作用于材料表面,进而建立材料中各元素成分含量的定量模型,具有较好的线性范围和分析精度,分析简便、快速,无需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避免了样品被污染或损失的可能。
热点应用报告
慕尼黑工业大学及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生态化学研究所A.Kettrup先生
报告题目:多环芳烃和二噁英的排放和在线控制
A.Kettrup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新的概念——气相色谱分析/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REMPI-TOFMS)的方法。这是一个三维度的分析仪器,可提供气相色谱(保留时间)、质谱(分子质量)以及紫外分析(离子化激光波长)的多选择性,是实现环境目标快速分析的有力手段,如工业多环芳烃和二噁英的排放控制。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Andrej Atrens先生
报告题目:镁合金应力腐蚀裂痕的研究综述
Andrej Atrens先生提到,镁合金的应力腐蚀裂痕(SCC)可以是沿晶应力腐蚀裂痕(IGSCC)或穿晶应力腐蚀裂痕(TGSCC)。在所有的合金中,尤其是是大部分的耐蠕变合金,为了理解合金的损伤机理和设计抗TGSCC合金,需要进行H-诱捕相互作用的研究,这对锻造合金的安全应用十分有必要。
德国乌尔姆大学Viliam Krivan先生
报告题目:材料中的痕量和超痕量硅的分析:现行方法以及局限性
由于一些原因,固态材料中低含量和次低含量硅的测定是痕量元素分析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消解样品中的的硅通常用不用的光谱方法进行测定,但样品消解会引入空白,使仪器性能显著降低。Viliam Krivan先生主要阐述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热蒸发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辉光放电质谱法在痕量硅测量方面的进展以及缺点。
日本理学公司Y.Kataoka先生
报告题目: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铁矿石中的全铁
由于铁矿石中全铁的含量范围较宽,其分析需要较高的精度,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常被用于铁矿石中的全铁分析,但在测定矿石或精矿中的高含量的重金属元素时精度不够。Y.Kataoka先生通过基本参数法将理论α系数用于康普顿散射比的元素间矫正,改进后的方法在测定铁矿石中的全铁时,精度可提高至0.14%。
日本大阪大学Emil Pincik先生
报告题目:极薄氧化物/6H-SiC结构的电学和光学性质研究
通过对湿化学法(120℃硝酸氧化,结合低温湿法氧化过程和高温退火)制备的极薄氧化物/6H-SiC结构光学性质研究,Emil Pincik先生利用深能阶瞬态光谱学(电荷版)分析了电界面性质,用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考察了极薄氧化物/6H-SiC结构的电学和光学性质,发现界面缺陷结构的强转换依赖于应用的技术条件。
韩国韩瑞大学Won-Chun Oh先生
报告题目:可见光下钼/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质研究
Won-Chun Oh先生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钼-碳纳米管(Mo-CNT)和钼-碳纳米管/二氧化钛(Mo-CNT/TiO2)复合材料。制备复合材料,需要使用BET表面积、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方法全面表征。结果显示,经过钼处理,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提高。
仪器展览
会议同期还将于14-15日分别以“湿法分析:ICP-AES、AAS、AFS、ICP-MS”、“无损检测、力学测试、物理检测、失效分析与动态断裂”、“辉光光谱/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夹杂物与相分析”、“气体分析/过程环境”、“实验室管理”、 “火花光谱、激光光谱/原位分析”为主题举办多场分场报告会。
另外,会议还吸引30余家国内外相关仪器设备厂商参加,充分展示国内外冶金领域内分析方法及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
大会同期举行了以“激光光谱/原位分析、火花光谱”、“湿法分析 ICP-AES、AAS、AFS、ICP-MS”、“力学测试、物理检测”、“实验室管理”、“无损检测、气体分析”等为主题的分会报告,以下是各分会报告的概况剪辑:
CCATM’2010分场报告会:激光光谱/原位分析、火花光谱
2010年9月13-15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支持,钢铁研究总院承办的“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CCATM’2010)”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召开。
大会同期举行了以“激光光谱/原位分析、火花光谱”为主题的分会报告,来自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及多家仪器厂商做了精彩的报告。现摘录部分精彩报告如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简称LIBS)用激光束激发样品表面产生等离子体,被激发原子在退激过程中发射原子特征谱线,通过用光谱仪测量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无需制样、直接快速、样品损失量小、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冶金分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报告题目: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分析精度提高研究
报告人:钢铁研究总院 石小溪先生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成分分析手段,具有许多优点,但信号波动严重、强烈的连续发射干扰复杂光谱、激光能量波动、重复性差等影响LIBS的光谱分析精度。石小溪先生介绍了使用自主研发的激光光谱仪,采用激光匀束、门控积分、原始强度数据筛选等手段减小或避免这些缺陷对光谱分析带来的影响,提高了LIBS的分析精度。
报告题目:激光剥蚀-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在钢中非金属轻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报告人:新日本钢铁公司 Kondo Hiroyuki先生
Kondo Hiroyuki先生介绍了通过照射剥蚀激光产生的原子蒸汽,观察了钢中碳和磷的激光诱导荧光谱,剥蚀激光辐射由探针激光调整至这些原子的某个共振线。通过实验发现,钢中碳和磷元素的含量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由于大于193nm波长的荧光信号灯相对容易被传送,因此即使是中等长度的纤维光学,激光剥蚀-激光诱导荧光谱也是测定钢中碳和磷元素现场应用较为灵活的方法。
报告题目:利用激光诱导击穿技光谱术对高合金钢的实验研究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辛勇先生
辛勇先生介绍了以波长为1064nm的激光作为激发源,以海洋光学光谱仪作为分光系统,并利用检测延时、透镜与样品的距离等实验参数对LIBS的影响,研究确立了该实验系统下研究高合金钢组分含量的最佳实验条件。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是一项成熟的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和准确度高的优点。在生产实践中分析金属试样表现出的快速、准确和高精度是其他分析方法无法取代的,因而广泛的应用于钢铁和有色冶金行业炉前快速分析,也是分析各种常见固体金属材料的一种普及的标准分析方法。
报告题目:火花直读光谱仪SPECTROLAB M10在光学系统的新突破
报告人: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 王彦彪先生
王彦彪先生介绍了SPECTROLAB M10光学系统由光电倍增管、CCD、及第三光学系统组成。最多可设置108个独立光电管,可以和22个CCD检测器同时测定。光学系统密闭充氩气,内部气压控制在1020mbar。其读出系统可同时处理两个光学系统的数据,具有8块读数电路,其中3块负责CCD光学系统信号读出,5块负责光电管光学系统信号读出。
报告题目: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铸铁样品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讨论
报告人:钢铁研究总院 赵雷先生
赵雷先生介绍铸铁作为工程材料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特别是机器制造业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白口铸铁样品并无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评价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多次测量结果间的关系。赵雷先生研究了以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白口化铸铁标准样品的测定进行了多家实验室的共同实验,并对共同实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得到相应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
报告题目: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纯铜分析的改进
报告人: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郝智生先生
郝智生先生介绍了采用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LabSpark750光谱仪,通过多次改进铜的预热时间、积分时间和积分电压,在各条件下对纯铜各元素的线性、精度及检出限进行了比较和探讨。在延长预热时间后,提高了纯铜的积分电压,使得纯铜中微量元素的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线性有了较大的改善,精度和准确度有了相应的提高。
报告题目:ARL 4460 Spark-DAT分析钢和铝中夹杂物的最新进展
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 Mr. Jean-Marc Böheln
Mr. Jean-Marc Böheln表示过去十年间,使用火花源光发射光谱仪-脉冲差别分析法测定夹杂物在钢铁工业已越来越普遍,很多公司也将其用于日常控制用途。Spark-DAT可用于替代或完善传统的夹杂物分析、评价元素可溶部分含量、替代抗疲劳强度实验。Spark-DAT在铝工业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尤其是替代或者简化现有的夹杂物评估技术。
报告题目:全自动分析系统在钢铁冶炼检验中的应用
报告人:首钢京唐公司 徐方虎先生
徐方虎先生介绍全自动分析系统综合了铁、钢、渣三种分析手段,具有响应快速、加工标准、分析准确等优点,消除了有些操作人员仪器分析水平低、工作态度懒散的问题,保证了光谱分析的高质量。此外,全自动分析系统让分析人员从样品传递和制样工作中分离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质量控制和分析条件准备上。
大会同期举行了以“湿法分析:ICP-AES、AAS、AFS、ICP-MS”为主题的分会报告,来自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及多家仪器厂商做了精彩的报告。现摘录部分精彩报告内容如下。
报告题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最新进展
报告人:中实国金实验室能力验证中心 郑国经教授
郑国经教授在其报告中,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的技术进展,指出进口ICP-AES的产品型号、种类、结构及主要功能已无显著变化,国外ICP-AES厂家已经转向以生产全谱直读ICP-AES和固体检测器型ICP-AES为主。国产ICP-AES的性能及制造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总体水平上仍落后于进口仪器,且型号较为单一,均使用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从市场情况而言,中阶梯光栅型ICP-AES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扩大,且占据主要地位,但扫描型ICP-AES以其均一的高分辨率仍具有吸引力,多道型ICP-AES凭借高稳定性,其市场也所有回暖。郑国经教授特别提出,希望国产厂商能在国家的支持下,尽快推出中阶梯光栅交叉色散型ICP-AES和CCD光电转换式的“全谱型”ICP-AES。从论文发表数量来看,ICP-AES在冶金分析领域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在如下方面具有实用发展前景:高含量成分的测定(与化学法可比);难处理样品的分析(结合微波溶样);各种冶金物料的分析等。
报告题目:远紫外(VUV)谱区在ICP-OES中的应用
报告人: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技术顾问 符廷发先生
符廷发先生指出VUV远紫外区(190-250nm)具有如下特点:1、在该区有丰富的可利用的谱线,发射谱线受到的干扰小;2、空气会强烈吸收;3、仪器光学系统中的各种透光器件会吸收波长低于190nm的光能。德国斯派克公司利用这些特点,特别设计推出了SPECTRO ARCOS型ICP-AES。SPECTRO ARCOS使用三个光栅,较使用双光栅而言分辨率提高了一倍,且无需吹扫和抽真空,因此具有开机即用的优势。利用SPECTRO ARCOS在真空紫外波段进行元素分析,可以有效避免谱线干扰。SPECTRO ARCOS的典型应用包括:钢铁样品中的磷的测定;钢铁样品中低硼、低铅的测定;氯、溴、碘等卤素元素的测定等。
报告题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四级杆质谱离子光学系统的现状与进展
报告人:钢铁研究总院 余兴先生
余兴先生在报告中指出ICP-MS的离子光学系统对仪器的分析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各仪器厂商在离子光学仪器上设计各不相同,整体上存在着光子挡板类型、离子轴类型和90度偏转三种类型。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式,都是为了增加离子传输效率、消除光子和中性粒子影响和提高仪器灵敏度的目的。采用离轴或彻底离轴的设计有利于灵敏度的提高,成为越来越成为仪器厂商青睐的离子光学系统;非离轴方式的结构简单、参数设置方便的优点也成为其继续存在的理由。
报告题目: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铜精矿中金、钯、铂含量
报告人: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赵伟先生
赵伟先生介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已是大家公认的理想的测定微量和超痕量元素的方法。铜精矿中贵金属元素含量极低,目前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铜精矿中贵金属的研究开展较少。研究了以火试金富集、微波消解溶解样品为基础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准确测定铜精矿中金、钯、铂。讨论了分析检出限、精确度及回收率,并利用这种方法测定了三种铜精矿样品中金、钯、铂元素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报告题目:扇形磁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灵敏性的改进
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 Mrs. Meike Hamester
Mrs. Meike Hamester介绍说扇形磁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SFMS)代表着固体或液体试样、元素、同位素比或种类最高端的元素分析方法。高性能的双聚焦扇形磁场分析仪是研究相关应用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现代实验室中使用已经非常成熟。Mrs. Meike Hamester在报告中描述了ICP-SFMS改进的技术细节,通过改进显著增强了测定的灵敏度、离子传输和检测功率。此外,Mrs. Meike Hamester还介绍了ICP-SFMS未来的发展。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是一种固体原位微区分析新技术,通过激光对样品表面进行剥蚀,直接分析形成的气溶胶,可以大大缩小激光光束从而达到缩小剥蚀斑点的目的,将微创分析推进到极限,这也是该技术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原因。对于非平面表面分析而言,LA-ICP-MS可以大大满足分析中对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的要求,而且其多元素同时分析的能力可同时提供更多的主、次、痕量元素信息,位置控制精度可达微米级,是进行原位统计分析的极佳工具。
报告题目: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应用于断口断面表面元素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报告人:钢铁研究总院 袁良经先生
袁良经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通过LA-ICP-MS对标准样品表面进行四点定点分析,从而得到工作曲线,再利用得到的工作曲线对断口表面进行扫描分析,用样品移动台的精确定位得到样品表面的位置分析,用激光器的聚焦位置来模拟样品表面的深度信息,描述了样品表面形貌,从而得到样品表面元素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状况。实现了对非平面表面元素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报告题目:LA-ICP-MS在地球化学、材料科学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
报告人:中国地质大学(生物)胡圣虹教授
胡圣虹教授结合最新文献和其小组的研究工作介绍了LA-ICP-MS在地球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中应用潜力。如在地球化学中玄武岩玻璃的整体分析、熔融包体的同位素测定及微体生物化石的微量元素分析;材料科学中多层薄膜材料、光纤材料的深度剖析分析;生命科学研究中免疫芯片中多个蛋白质的同时检测、人脑海马组织及帕金森病老鼠大脑组织中生物成像及植物组织中元素累积的成像分析研究等。
报告题目: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应用于低合金钢焊缝中元素分布分析
报告人:钢铁研究总院 韩美女士
韩美女士介绍研究组通过优化条件参数实现了LA-ICP-MS方法对低合金钢中Al、Ti、V、Ni等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并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焊缝及其附近的Al、Ti、V、Ni等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这些合金元素的含量在焊缝中存在着明显的过渡区间(95-360μm),且其含量在两块母材中差别越大,该元素含量在焊缝中过渡区间就越宽。
大会同期举行了以“力学测试、物理检测”为主题的分会报告,来自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及多家仪器厂商做了精彩的报告。现摘录部分精彩报告内容如下。
报告题目:钢铁企业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与试验设备的发展
报告人:宝钢股份公司研究院 李陈先生
李陈先生介绍在钢铁企业中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为企业的产品检验、产品认证、科研研发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同时也为质量异议以及生产设备安全提供服务。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的开发主要包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开发、力学试验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制修订力学性能试验标准、开发和完善试验设备等。新产品的持续开发以及试验技术与试验设备性能的提高会对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不断提出新的研究内容,需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人员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为我国冶金工业的由大变强发挥更大的作用。
报告题目:物理性能检测国内外发展动向和现状
报告人:钢铁研究总院 尤清照先生
物理性能检测内容有密度、杨氏模量、切变模量、泊松比、热电势、热扩散率、比热容、热导率、热辐射、热膨胀系数、电阻率、内耗等。尤清照先生介绍了国内外物理性能检测发展的历史,国内外目前有关物理性能检测的学术会议等内容,并指出目前我们的工作领域前景很广,过去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工作人员忙于日常检测工作,与世界交流较少,没有真正把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展示出来。此外,真正有水平的东西还是国外仪器测的,这是我们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尤清照先生还介绍了激光热导仪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的研究。
报告题目:MTS Criterion 万能测试系统
报告人: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王欢先生
王欢先生介绍说MTS Criterion万能测试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和高重复性的测试能力,从而对大批量产品的生产质量实现有力控制,执行高强度工业测试,建立可扩展的行业测试标准。MTS Criterion万能测试系统完整的通用负荷框架组合完全符合最新的全球安全指令,提供全功能、易操作的TestWork软件,全面的测试附件,集成了许多MTS测试创新技术,以最大限度提升测试的保真度、操作效率、易操作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报告题目:蔡司电子显微镜
报告人:上海欧波同仪器有限公司 罗俊先生
罗俊先生简要介绍了上海欧波同仪器有限公司、蔡司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蔡司EVO系列多功能扫描电镜。最后罗俊先生重点介绍了蔡司场发射扫描电镜具有卓越的低电压成像能力,其中全球独创的Gemini镜筒具有无交叉光路设计,采用了Inlens环形二次电子探测器、电磁/静电透镜组合、ESB背散射电子探测器等。
报告题目:XPS对耐磨涂层的印象评价
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 Mr. Chris Riley
Mr. Chris Riley介绍了表面分析方法的工业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原理、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于金属材料的表面分析的适用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可用于聚合物包覆的钢结构表面缺陷、钢钝化的研究。在耐磨涂层分析中XPS可以提供样品表面的元素种类、元素形态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元素在样品表面的分布情况等。
“实验室管理”分会现场
现摘录部分精彩报告如下:
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鲍磊先生
报告题目:从质量监督工作看不锈钢行业的资粮问题
鲍磊先生报告中向大家介绍了我国不锈钢行业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880万吨,不锈钢表观消费量822万吨,为不锈钢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鲍磊先生还介绍了国家钢铁产品质检中心20多年来检验工作汇总的一些产品质量数据,进而提出我国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依然严重,市场监管还不到位,不锈钢行业的声誉面临挑战。
最后,鲍磊先生根据质检工作的经验和对不需刚行业的接触和了解,提出了几点建议:1、建议不锈钢生产企业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严格按照炉批组织生产,保证产品生产的可追溯性;严格按照产品标准的检验进行检验,保证出厂的产品都是按照产品标准检验合格的。2、建议用户行业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可以制定第二方的供方控制程序,保证供货质量。3、政府主管部门发挥作用,治理不锈钢生产和市场秩序。4、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5、发挥质监机构作用。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制作部 王浩先生
报告题目:以实验室认可为契机,建设高效先进的实验室运行模式
实验室作为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综合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建更为合理有效地实验室运行模式,提高实验室能力将更为迫切。
王浩先生介绍了,京唐公司钢后实验室轧钢分析中心在进行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实践过程中,对建设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模式、体制改革所做的探索和思考,指出,实验室认可从程序文件、质量手册、人员资质、设备要求、过程控制的各个环节作了严格规范,做到有依据、有追溯、降低检测的不确定度,督促和指导实验室的发展。
最后,王浩先生针对设备和程序的改革创新方面提出了建议:分析中心应与设备生产厂家及研发团队达成长期良好的合作意向,根据工作特点,共同研制适合本单位的针对性强、效率高的加工和试验设备。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项设备维护、维检队伍。
首钢技术研究院检测中心 张东生先生
报告题目:大型冶金分析用精密仪器选型与购置探讨
大型冶金分析用精密仪器一般是指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在冶金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冶金原材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控制欲改进、产品的检验、新产品的开发以及三废的处理和环境保护检测等。
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产量连年大幅增长,已经连续多年钢产量居于世界第一,正处于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型期。国际上各大精密分析仪器厂商看准商机,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迈进去年购置进口仪器金额就达到近千亿元。面对众多的厂家、品牌,如何用好有限的资金,选择合适的大型分析仪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张东生先生针对此问题,结合冶金企业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如何从仪器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访面进行大型冶金分析用精密仪器选型和购置。做好每一台大型冶金分析用精密仪器选型和购置,有力与增强企业核心创新力与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CATM’2010分场报告会:无损检测、气体分析等
报告人: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正东先生
报告题目:无损分析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余正东先生着重介绍了国产X荧光光谱仪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对比:1、国产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技术虽然发展多年,但久久未能真正商业化,目前国内唯一商用产品只有天瑞仪器下属北京邦鑫伟业公司生产的主要应用在水泥、钢铁行业的小型多道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由于工艺技术与设计技术的缺失,国产大功率扫描道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设备尚处于研发阶段;2、国产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与国外同类产品之间几乎没有技术差距,在合理配置选型的情况下,国产仪器完全值得信赖。此外,余正东先生强调,在购买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探测器和X光管,仪器配置实用即可。
报告人:国家地质测试中心罗立强研究员
报告题目:X射线吸收光谱形态分析技术与应用
罗立强研究员指出,元素形态、金属组学等是目前研究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利用度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域,GC-ICPMS、HPLC-ICPMS、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光谱(SR-XANES)等技术手段均可应用于形态分析。其中,SR-XANES的技术特点之一是其可用于微区原位分析与活体分析。罗立强研究员还介绍了中能X射线吸收近边光谱、软X射线吸收近边光谱、硬X射线近边吸收结构光谱的技术特点和原理等,并简要介绍了SR-XANES技术的应用:来源、赝品甄别;飞灰中有机、无机组分的研究;演化过程动力学研究等。
报告人:钢铁研究总院沈学静博士
报告题目:国产质谱炉气在线分析系统的研制
沈学静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国产质谱炉气在线分析系统项目的立项需求、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主要研发内容、预期效益与应用实例等,她提到:国产质谱炉气在线分析系统是针对转炉的工况条件而研制的,该项目研究了飞行时间质谱在线、同时测定转炉中CO、CO2、N2、O2、H2和Ar的分析方法;国产质谱炉气在线分析系统的应用,对于国内转炉特别是中小型转炉的重点控制和过程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该系统的采样和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得到改变之后,还能用于精炼、电炉及AOD等其它工艺。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