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进展
- 来宝网2007年7月12日 10:36 点击:6766
B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进展 吴敬 吴梧桐 摘 要 B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对于免疫识别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有积极意义。文章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Protein B-Cell Epitope Wu Jing,Wu Wutong Abstract The studies of protein B-cell epitop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heory of immune recognition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paper,the several efficient methods in research of B-cell epitope we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在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中,抗体参与结合的部位称抗体的对位(paratope),抗原参与结合的部位以前多称为抗原决定簇,现在称为抗原的表位(epitope)[1]。抗原表位有两种分类方法[2]:一是按与抗原受体细胞结合不同,分为B细胞抗原表位和T细胞抗原表位。另一是按表位结构不同分为连续性抗原表位和不连续性抗原表位。前者又称线性表位,是由肽链上顺序连续的氨基酸组成;后者又称构象型抗原表位,是由那些空间邻近但顺序上不连续的氨基酸组成。 1 抗原表位的预测法 该法适用于已知一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多肽抗原的线性表位的预测。人们通过观察抗原表位与已知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某些结构特征关系,发现一些蛋白质的序列或结构特征与抗原表位有关。从80年代Hopp和Woods提出亲水性参数对抗原表位预测的方法以来[3],已有许多参数、算法发表,对B细胞蛋白抗原表位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已被大众认可并具有较好预测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6种: 2 化学“切割”法或酶法 有两种方法:(1)用化学法或酶“切割”抗原,分离这些抗原肽段,然后研究它们与不同的McAb的相互作用,从而确定蛋白质的抗原表位[11,12]。该法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作要求,但测定结果只能是抗原的线性表位。在化学切割法中常用的试剂有:CNBr作用于MetDX,NTCB作用于LysDX,IBA作用于TrpDX,甲醇作用于Asp-Pro。酶法切割常用的酶有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V8 蛋白酶等。水解后采用各种分离方法如SDS-PAGE、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将水解片段分开,然后用Western blot,ELISA等各种检测手段来检测。结果可通过理论肽段分子量的推断或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来判断。利用该法分析抗原表位的有肌醇激酶、肌细胞增强蛋白、乙酰胆碱酯酶、玻璃体结合蛋白、髓磷脂基质蛋白等。(2)水解抗原-抗体复合物[13,14] 这是一个直接的确定线性及构象性抗原表位的方法,又称为Protein footprinting。其理论依据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合部位能抵抗蛋白酶的水解。根据蛋白质抗原性质的不同常采用3种方法。①对于蛋白酶水解位点较少的抗原,一般先将抗原与等摩尔抗体在PBS中反应,然后酶解,SDS-PAGE分离水解产物,分析结果。②对于蛋白酶水解位点较多的抗原,采用HPLC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酶解片段和同样条件下的抗原酶解片段分别用HPLC分析。两者图谱对应峰峰高比大于平均数值的片段则推测为抗原表位。③对于能确定为线性表位的抗原可先将抗体连接于固相载体上,并将此固相载体装柱,然后让过量的抗原溶液通过此柱,使抗原-抗体形成复合物。一定条件下,酶溶液过柱,酶解此抗原-抗体复合物,PBS洗去酶解下的不结合片段,再用1.0mol/L的乙酸洗下与抗体结合的肽段。HPLC分析这些片段以确定结果。近来,质谱技术在这类结果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该法已成功地确定了细胞色素C,胃泌素释放肽(GRP),脂碱性磷酸酶(PLAP)等的抗原表位。 3 肽探针扫描技术(交叠合成多肽的方法) 采用合成肽来检测蛋白质的抗原性始于1968年,但由于这一技术的繁琐,一直未能在蛋白质抗原表位的研究中得以发展。80年代,由于多肽固相同步合成技术的突破,使得蛋白质抗原表位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4 肽库(peptide library) 肽库是大量某一长度(如六肽)的短肽的集合,它包括了该长度的短肽的各种可能序列或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17]。肽库的构建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有机合成法,一种是基因工程法。 |
Fig 1 Construction of the epitope library 这种由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噬菌体库又称为表位文库。表位文库构建的成功与否,噬菌体克隆的数目是一个决定因素。以随机六聚体氨基酸为例,10亿种左右(326)的DNA序列编码大约6400万种(206)的氨基酸序列。因此要使所有可能的氨基酸序列都包含在文库中,至少需要10亿个独立的克隆才行。考虑到密码子的简并性,一般2亿~3亿个独立克隆的表位文库就能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筛选。用此法检测的抗原表位有人H铁蛋白、蓝舌病病毒的外壳蛋白VP5等。 5 Ag-Fab复合物的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NMR)分析 X射线衍射被认为是唯一真正能反映抗原、抗体相互识别的一种技术[21]。该技术为最初研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时抗原中氨基酸的参与识别情况以及表位类型(线性或构象型)这类理论问题提供了实验依据。但该技术受获得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晶体的限制。NMR方法可避免结晶[22],但其只能研究小分子的多肽抗原。由于对仪器设备的特殊要求,该技术在一般实验室的应用受到限制。 6 对于基因工程技术所得的蛋白质的抗原表位研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23] 如用限制性酶消化相关核苷酸片段或插入特定核苷酸,将这些基因产物在合适的载体系统如酵母、大肠杆菌或噬菌体中表达。将免疫检测为阴性的个体再测序分析。此外,对于已获得抗原表位片段的这类蛋白,可用抗原表位中的个别氨基酸的定点突变技术来研究其中每个氨基酸对表位的贡献。 吴敬(中国药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南京210009) 参考文献 1,吴玉章,朱锡华. 蛋白质抗原表位的研究[J]. 科学,1994,(1):93 收稿日期 1999-07-08 |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