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Logo

热门词:生物显微镜 水质分析仪 微波消解 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工作站 生物安全柜

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资料首页>行业动态>热点资讯>和讯网:益生菌食品新团标发布:活菌率必须达到50%才满足1级标准

和讯网:益生菌食品新团标发布:活菌率必须达到50%才满足1级标准

美通社2022年5月30日 10:43 点击:463

                       

广州2022年5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和讯网发布了一篇文章,原文内容如下:

益生菌食品出新标准了!5月28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团体标准T/CNHFA 006-2022《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标准对益生菌活菌率进行分级。其中,只有益生菌食品中的益生菌活菌率大于等于50%,才能满足1级标准。该标准出炉将开启益生菌行业分级时代,消费者选购将多一个更清晰、直观的指引。


添加量更要看活菌率 益生菌行业亟需标准规范

肠道不适时使用益生菌调节的概念已逐渐被国人熟知,其相关产业也随之迎来了高速发展。据《2021全球益生菌产学研发展动向白皮书》显示,从2020年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市场预计将以6.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将超过770亿美元,全球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益生菌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产品的实际检测值与标签标示值差距较大。由于益生菌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贮存温度、湿度、pH值都对益生菌活菌量有所影响,消费者吃到嘴里的活菌量是否还有标签标示值那么多,需打个问号。因此,建立一个明确、科学并具有可操性的益生菌产品活菌率分级标准显得十分必要。

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欣告诉记者,"一款益生菌产品,经过生产、包装、储运、货架等环节的考验,产品在货架保质期内的活菌数跟产品宣称的添加量可能会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包装上的活菌量,更要关注益生菌在保质期内是否含有活菌,以及含有多少活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益生菌活菌率。"因此,评判益生菌产品不仅要看益生菌添加量、通过胃酸的存活率,更要看益生菌活菌率。

活菌率大于等于50%才达到1级标准 分级标准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据悉,《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团体标准由肠道健康标准研究联盟发起,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知名企业参与。该标准既是创新的标准,又是市场期盼的标准,取得了行业协会、行业头部企业、销售平台等的一致认同。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组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涉及线上、线下数十款益生菌食品,进行了包括标签收集、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国内外法规标准梳理等调研工作。调研涵盖了市面上多个品牌,并通过专业检测机构完成产品相关指标的检测。


标准起草组与行业企业、专家、协会等进行多轮讨论和修改,征求行业意见,形成了益生菌食品"活菌率"的定义,并作出活菌率分级的科学规范:益生菌食品在标签标示的条件下贮存了三分之一保质期时,益生菌活菌率(益生菌活菌总数与益生菌添加总数的比值)大于等于50.0% ,属于1级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团体标准,将成为益生菌食品品质标签标识的重要里程碑,为消费者选购提供多一个清晰、直观的指引,更合理地选择益生菌产品,这是为消费者实际利益做实事的标准。

怎样达到1级标准  全链路把控是关键

怕酸怕热还怕湿,益生菌存活条件如此苛刻,怎样才能把握源头原料、生产、包装、运输等关键链路,达到活菌率1级标准?就此行业难题,记者采访了全球知名的专业益生菌品牌Life-Space。据了解Life-Space的益生菌原料运用了先进的冷冻干燥技术,让益生菌进入"休眠状态",无需冷藏也能保留益生菌活性;同时,采用严于国家标准高密度铝箔包材,以低水氧透过率阻隔外界水分与空气,使运输及货架存放的益生菌处于稳定休眠状态;在原料选择上联合全球原料供应商,严苛筛选耐胃酸、耐胆盐的稳定性优秀菌株。Life-Space通过全链路关键环节的严格把控,保持了益生菌的高活菌率。


王欣研究员表示,团体标准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呼吁行业按照更加严格的要求来规范益生菌产品的生产。《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的出炉有望提高益生菌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原文链接:http://news.hexun.com/2022-05-28/206039510.html

(来源: 美通社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