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Logo

热门词:生物显微镜 水质分析仪 微波消解 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工作站 生物安全柜

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资料首页>行业动态>行业动态>家庭医生在线:春节易发肠胃问题 剩饭剩菜处理误区多

家庭医生在线:春节易发肠胃问题 剩饭剩菜处理误区多

美通社2017年2月25日 15:43 点击:977

广州2017年2月24日电 /美通社/ -- 时光飞逝,春节已经过去了一段日子,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经恢复到正轨了。家庭医生在线就在近段时间内,针对众多网友的春节饮食状况做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共有2294名网友参与,其中有效问卷为2167份。

家庭医生在线就在近段时间内,针对众多网友的春节饮食状况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春节期间易发肠胃问题,网友们处理剩饭剩菜时误区较多。

家庭医生在线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不少网友在春节期间“放开”了,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等,直接导致了肠胃问题的出现。另外,在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剩饭剩菜的处理等方面,很多网友存在着误区,家庭医生在线在这份报告中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春节期间网友不良饮食习惯更多

春节是我国一个比较传统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在这个盛大的节日中,自然少不了丰盛的食物。调查发现,近五成网友在春节期间吃猪羊牛鸡鸭鹅等肉类远比平常要多,而鱼肉海鲜类食物,以及糖果瓜子花生薯片巧克力等零食则各占两成,不到一成的网友吃果蔬比日常多。要知道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当某类食物摄入过多的时候,其他食物的摄入就要减少。而肉类食物含有高蛋白、高胆固醇,摄入过量,这会让胃肠道、肝脏的负担过重,轻则引起肠胃不适,重则会导致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其次,春节小长假,再加上各种食物丰富,让很多网友的饮食行为和饮食规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调查数据,有1430人表示会在春节期间经常吃各种零食,有1084人则会不吃或者少吃主食。此外,近五成网友表示自己在过年期间有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吃零食不节制等不好的饮食表现。仅仅只有239名网友表示自己饮食规律健康。

不良的饮食行为和饮食规律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这很容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甚至引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扩张等等。同时,吃得过多,血流大量聚集到胃肠部,供应心肌的血流就会相对供应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而“三高”人群过多摄入脂肪还可能造成血粘度升高,诱发血栓形成,造成心肌梗死。因此,现在春节过后,网友们应尽量给自己的肠胃减减压。

节日易肠胃不适,家中应常备肠胃药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近六成的网友在春节期间有过肠胃不适,其中,有1723名网友表示自己出现肠胃不适的原因是吃太多和饮食不规律。其中还有网友说“酒精中毒”,“应该是吃上一餐剩下的东西导致”。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节日饮食中的所存在的一些状况。

更为关键的是,有些肠胃问题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一般都是晚上比较晚的时候才出现。应对这种突发的事件,最好在家中常备一些肠胃药。腹痛、腹泻可以用腹可安片、保济丸;腹胀、消化不良可以用三九胃泰、健胃消食片、吗丁啉等;肠胃炎可以服用诺氟沙星、黄连素等。

而在对食物中度的应急处理上,家庭医生在线发现部分网友存在误区。在一道“当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最优先采取的急救措施为”的单选题上,大部分网友都选了“看医生”这项,选了“催吐”一项的网友只有两成。实际上,面对食物中毒,网友最应该做的就是催吐,催吐可以尽快排出胃内残留的食物,防止毒素进一步被吸收。催吐方法可以灌矿泉水,或用手指刺激咽弓及咽后壁。

剩饭剩菜,处理不妥易出问题

在丰富的节日食物背后,必然伴随着大量剩饭剩菜。怎样处理剩饭剩菜,这不仅是过节期间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一成半左右的网友表示会直接倒掉以外,其余的都会选择放进冰箱。可是有近九成的网友认为要等热的菜变凉了再放,这是错误的

当食物的温度降到60℃以下,细菌就开始生长了,一直降到7℃,才能消停下来,进入“休眠”状态。因此热菜等凉了再放进冰箱,无疑给了它一个很长的增长空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直接把热菜放进冰箱,这样细菌进入“休眠”速度就会快很多。

此外,不到两成的网友在冰箱内对剩菜和生的食物进行严格的分开摆放,其余的网友哪怕知道生熟应分开放,也会选择随意放,或者大致分开摆放。这是非常不妥的行为,冰箱内暗藏多样的细菌和毒素,若将剩菜和生食随意堆放,即便使用保鲜膜、锅盖、塑胶袋等分类包装,也不是完全密封,很容易提高细菌交互污染的机率,增加食物中毒的发生。

消息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

(来源: 美通社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