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Logo

热门词:生物显微镜 水质分析仪 微波消解 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工作站 生物安全柜

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资料首页>行业动态>公司动态>2017年新版中国胃肠间质瘤专家共识亮相CSCO

2017年新版中国胃肠间质瘤专家共识亮相CSCO

美通社2017年10月13日 3:05 点击:1501

厦门2017年10月13日电 /美通社/ -- 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7年 CSCO 学术年会于9月26日-30日在厦门召开,在由辉瑞公司主办的卫星会上,2017版中国胃肠间质瘤(GIST)专家共识召开发布会并回顾了国内最新的胃肠间质瘤研究进展。新版共识更新了胃肠间质瘤病理诊断,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一些推荐意见,其中提出复发、转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在耐药后应该及早启用靶向药物二线治疗方案,可能使患者更多获益。

似癌又不是癌的隐蔽杀手 -- 胃肠间质瘤

肠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一种罕见肿瘤,在所有胃肠道癌症中的比例不到3%,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0,000例,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7年 CSCO 学术年会于9月26日-30日在厦门召开,在由辉瑞公司主办的卫星会上,2017版中国胃肠间质瘤(GIST)专家共识召开发布会并回顾了国内最新的胃肠间质瘤研究进展。

“由于百姓对胃肠间质瘤比较陌生,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作为一种胃肠道软组织肿瘤,胃肠间质瘤不同于常见的‘胃癌’或肠癌’。它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原发于胃的多见,其次为小肠、食管和结直肠。不过胃肠道间质瘤虽然不叫癌,但它依旧是一种具有恶性倾向的肿瘤,部分胃肠间质瘤与癌类似,同样具备转移、易复发、易耐药等不良特征。所以需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李健教授谈到。

据李健教授介绍,胃肠间质瘤隐蔽性极强,不少患者是体检时才发现。由于它常发于消化道的固有肌层,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被误认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如今一些基层的医生对它依旧缺乏认识,因此临床上极易误诊,患者经转诊后才发现其实是胃肠间质瘤。另外,胃肠道间质瘤在早期诊断上也具有很大难度。因为它生长在腹盆腔内,并多呈外生型生长,而腹盆腔的空间很大,所以在早期肿瘤体积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瘤体的不断增大,病人可能才会出现包括腹胀、腹痛、黑便和贫血的临床症状,但这些症状多为非特异性,不容易与其它疾病相鉴别。

目前,手术切除是局限性胃肠间质瘤首选且唯一可能实现治愈的方法。但对于高危患者而言,术后的复发率很高,半数还同时出现肝或腹膜转移。此外胃肠间质瘤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患者虽然可以二次或者反复手术,但仍难以提高生存率。“所以,尽管它不是癌,却一样可以夺人性命。”李健教授说到。

专家共识:耐药后及时换用二线靶向药物患者可能更多获益

面对手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困境,靶向治疗的崛起给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往往靶向药物耐药问题也随之产生,给临床医生的诊疗过程带来了难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张信华教授对此表示,近年来胃肠间质瘤的研究迅猛发展,既往的 GIST 专家共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 GIST 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根据最新的临床数据,经权威专家审核,新版中国 GIST 专家共识于今年发布,为临床医生发现、诊断、治疗 GIST 提供了专业的指导意见。

“靶向药物一线治疗为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带来了更长的肿瘤控制时间,但其继发性耐药依旧是困扰临床的主要难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2017版专家共识提出,靶向药物一线治疗中出现肿瘤进展预示发生耐药,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更换使用二线药物或增加一线药物的剂量,以进一步控制肿瘤发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张信华教授讲到,“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数据看耐药后直接换用二线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要明显好于一线药物增加剂量,国际指南也提高了二线药物的推荐证据级别,本版共识中也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更新。”

胃镜检查怀疑是间质瘤怎么办?

有些患者在胃镜检查时会偶然发现合并胃粘膜下占位,一般都提示可能是间质瘤,很多患者对此很恐慌。李健教授表示,首先建议患者不要紧张,因为这种小的间质瘤实际上发生率是很高的,并且多数小间质瘤呈良性病程,对患者健康不会带来任何不利影响。但也有少数小间质瘤会逐渐长大,并表现出恶性的行为。“因此,对于小于2 cm 的胃间质瘤,一般多采取定期复查,无需特殊治疗,一旦发现出现明显的增大趋势,可考虑及时手术切除。原则上,小间质瘤不推荐胃镜下切除。”李健教授说道。

消息来源: 辉瑞


(来源: 美通社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http://www.labbase.net,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